3044am永利集团·主頁欢迎您

导航菜单
网站3044am永利集团
系部荣誉
通知公告
3044am永利集团
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
行政教师
学科分布
3044am永利
本科生
研究生
科研成果
学生获奖
国际交流
招生就业
本科生
研究生
学生活动
研究中心
中法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心
法国研究中心
学术出版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法国发展报告》蓝皮书
其它出版物
校友之家
304am永利集团
校友风采
校友芳华(毕业照)

《法国蓝皮书:法国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10-31 [来源]: [浏览次数]:

10月25日至26日,“欧洲变局中的法国局势演变与中法关系新甲子”研讨会暨中国欧洲学会法国研究分会2024年年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

会上,北外法语学院及教育部备案法国研究中心、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中国欧洲学会法国研究分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法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中国欧洲学会会长冯仲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耿显家、《法国发展报告》系列蓝皮书主编及法国研究分会会长丁一凡、副主编及法国研究分会副会长戴冬梅及分会全体理事参加了发布会。发布会由法国研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金岭主持。

丁浩指出,2024年是中法建交一甲子。目前,中欧关系正处于动态调整的关键时期,准确认识和把握欧洲、法国变局,对继续发展中法关系至关重要。北外将继续发挥在语言文化、区域研究、国别研究等领域的优势,利用学校新增区域国别一级博士点的契机,为推动中国的欧洲研究、法国研究作出积极贡献。

冯仲平表示,欧洲学会法国分会长期以来是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平台。该平台长期致力于“三个法国”的研究,即“世界之法国”“法国之法国”和“中国之法国”。他强调, 2024年为中法关系大年,中法关系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同步上升,法国研究任重而道远。

耿显家对《法国蓝皮书:法国发展报告(2024)》表示祝贺。他指出,蓝皮书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引领,深入阐释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内容扎实、周详,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范例,代表了中国法国研究学者的前沿水平,是课题组刻苦钻研的结晶。

丁一凡表示,法国蓝皮书七年的茁壮成长离不开社科文献出版社、各学科带头人与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回首七年的成长历程,蓝皮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也为全国的法国研究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学习、交流的平台。

(图为丁浩、冯仲平、耿显家、张金岭、丁一凡和戴冬梅共同为《法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揭幕。)

在随后召开的“欧洲变局中的法国局势演变与中法关系新甲子”研讨会上,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亘在题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与对欧盟外交实践的理论指导意义”的主旨发言中强调,习近平外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他指出,“百年大变局”定位了当前与欧盟外交的时代框架,是对中欧关系的基本认知和对欧盟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中欧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外交战略中为国际秩序的调整和国际关系的转型创造了空间和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是对欧盟区域治理理论的创造性超越,借用了欧盟内部的地缘政治差异性,是中国参与和融入欧洲经济的有效方式。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骥在题为“战略稳定:中法关系的全球影响”的主旨发言中指出,面对当今世界的动荡变革,中法能否再次推动战略稳定,为国际秩序注入和平与稳定,考验着两国的政治智慧和战略能力。一是推进中欧实现新的战略稳定,寻求良性竞争、和平共处之道。二是推进战略自主和国际力量平衡,遏制阵营对抗和新冷战趋势。三是推进地区热点问题的战略沟通,推动国际社会拿出切实可行的和平方案。四是推进多边主义和国际制度改革,寻求国际秩序的和平转型和更加有效的全球治理。五是推进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交流,打破意识形态对抗和封闭隔阂。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在题为“中法关系在中欧关系中的角色和影响”的主旨发言中着重探讨了中法、中欧关系在复杂国际形势下的演变,强调了两者之间的互动与影响。他指出,国际格局正在深刻变化,各国对彼此的认知和关系正在重塑,对华政策随之调整。马克龙在内外政策上提出建设“保护性”的欧洲,以应对国际挑战。同时,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在变化,使法国的对外政策面临新挑战。他强调,中法关系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同步上升,面对法国及欧洲的内政变化,中国需要重新审视并调整对欧政策,以应对新的国际形势,进一步促进战略互信与合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教授王朔以“试析法国政治生态的变化”为题作了主旨发言。他强调,在认识到当今国际形势不确定、政治分野混沌、原有分析框架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的同时,仍需努力看清三个变化:新格局,新节点和新机制。他表示,今年欧洲议会选举之后,一方面,法国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预示着政治禁忌的突破;另一方面,新政府虽然得以组成,但收到诸多因素限制,稳定性堪忧。未来政府、总统与议会间博弈不断,不仅影响政治社会稳定,亦会削弱马克龙在欧洲的领导地位。2027年总统大选之争已拉开序幕。

北外法语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李书红作为与谈人就主旨发言分享了心得体会,与主旨发言人和参会学者开展了交流互动。

会议设立四个分论坛,与会者就法国的内政、外交、社会、文化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共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

会议闭幕式上,丁一凡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研讨会为深入探讨法国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平台,并提出三点改进建议。首先,增强研究题目的广泛性,以更加多元的视角分析法国政治文化及其背后的社会结构变化;其次,增加实证分析,通过典型案例提升研究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最后,提高分析的深入性,关注现象背后的本质,挖掘根本原因。

法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戴冬梅在闭幕词中表示,本次研讨会讨论深入,收获颇丰。她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组织团队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

本次蓝皮书发布受到《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等媒体的关注。

相关阅读:

中新网: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0308295.shtml

北京日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4052268738886314&wfr=spider&for=pc

中青网:https://s.cyol.com/articles/2024-10/25/content_8EPWRNsY.html?gid=nDMbAyk4


(吴景尧 何辛供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