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至17日,第十六届世界法语教师联合会全球学术大会(Congrès mondial de la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professeurs de français)在法国历史文化名城贝桑松举办。本次大会以“丰富多元的法语世界理想愿景”为主题,共组织主旨发言、圆桌会议、学术报告及工作坊等各类活动逾600场,吸引了来自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法语教师及研究者参与。

法语学院教师单志斌在会上作了题为“法语地域变体与多语能力:对中国法语教学的再思考”的学术报告。该报告以中国法语学习者在法语国家与地区的语言适应与学习过程为切入点,以五名在不同法语国家与地区学习、工作过的法语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叙事研究的方法,揭示了其在语言适应过程中表现出的“语言密闭性”现象。研究发现,学习者虽在多元语言环境中接触不同法语变体,但对当地法语变体的学习和使用非常有限,更多依赖回避与补偿策略完成交际任务。报告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借助布迪厄的“资本—场域—惯习”理论框架,指出外语(尤其是法语)能力更多被视为促进学习者社会流动的文化资本。这种认知特征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就已显现,并被迁移至同样是外语的法语学习与使用过程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研究对象对当地法语变体的消极态度。
会议期间,单志斌老师还与来自中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多国的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与语言教学、法语变体教学原则与实践、教材开发及跨文化交际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了解了国际法语教育的最新动态与实践经验,在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深入多语能力研究等方面获得启发。

单志斌老师是法语学院讲师,法国索邦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多语教育。目前承担法语专业基础法语课程的教学工作。